你知道《水浒传》里的智多星吴用,大家称他“学究”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水浒传》里的智多星吴用,大家称他“学究”是什么意思?

谢谢邀请!“学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迂腐的读书人。意思是说,一些人读死书,不灵活,不知道活学活用,言行迂腐可笑,人们就用“学究”称呼他们,含有一定的贬义。

这也是词义古今不同的原因,“学究”一词在古代并不是上面这个意思,应该是很有学问的意思,是对四书五经和各类史书有一定的研究的人的美称,含有褒义。《水浒传》中称呼吴用为“吴学究”,应该是对吴用有一定的学问的肯定,这和绰号“智多星”是吻合的,故事中,作者使用许多事例,来歌颂吴用很有智慧,这就是例证。

如果要说“学究”一词在书中含有贬义,嘲笑吴用的迂腐,似乎不太妥当,因为《水浒传》成书在明朝,书中的语言表达,大都是古白话,“学究”的词义应当是古义。若《水浒传》成书在新文化运动以后,那绝对是贬义了。

至于说吴用的结局不好,那是他也想做官的原因,没有想到朝廷以招安为诱饵,来除掉梁山好汉,那是他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

《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人称“吴学究”。“学究”一词指的什么?原是专门名称,开始是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因为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从字义上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一部经书。据《谷山笔记》记载中,宋神宗时改革科举制度,应进士考试经义论策,取中的分为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赐进士及第”,次之应“赐进士出身”,再次“赐同进士出身”,最后一等“赐同学究出身。

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在我国民间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词义的变迁,“学究这词也渐渐产生了贬意,把读古书、食而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村学究”。我们现在说的“学究气”,就是指那些不明世事、死啃书本的迂腐气。

这是对秀才的尊称,毕竟古代对读书人很尊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你知道《水浒传》里的智多星吴用,大家称他“学究”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http://fabu.55xw.net/show-42270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