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式40㎜火箭筒为何时至今日还在我军服役?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69式40㎜火箭筒为何时至今日还在我军服役?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当然有的!40火的优点就是便宜、量大并且好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研发了人们所说的40火,即69式40毫米火箭筒。这家伙是60年代初期仿制苏联的RPG-7型火箭筒,在其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度是我军普遍使用的反坦克武器。

40火已经成为中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多的反坦克武器,其主要原因是性能好和成本低两个因素。它对旧式56型40mm火箭发射器进行了改进,射程达到原来的三倍; 使用光学瞄准镜,不仅可以测量目标距离,而且可以进行校正。除了出色的性能外,40火力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它的超低成本。 一枚火箭弹的购买价格仅为200元,因此可以大量装备部队使用。 在战斗状态下,发射器上装有火箭,副手携带3枚。 一个班就有8枚火箭,这个数量相当可以了。 正是因为这个成本,装备了这家伙,班排火力提升了很多。

实际上这款火箭筒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停产了,但是由于那个年代中苏之间的紧张局势,和解放军部队的实际需要,加上这款武器为步兵班组的火力支援武器的定位。导致这款武器拥有巨大的库存,高达几亿发!首先来讲讲这款武器的性能,这款火箭筒主要使用的是反坦克破甲弹,但是在解放军手里用出了花样。

结构也不是很复杂,主要的组成就是火箭筒和火箭弹组成,火箭筒主要由筒身、击发机、发火机、瞄准镜、提把、脚架、肩托组成。那火弹也比较特别,口径比较大。全重5.6公斤,全长不到一米。其中火箭弹重2.3公斤,初速是120米/秒,最大射程约1900米(对抗装甲车辆时有效射程300米)。不仅仅是对付装甲车辆,火箭弹的种类也包括反地堡火箭弹、高爆燃烧火箭弹、燃料空气火箭弹等。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士兵们利用40火,精确拔除越军碉堡、火力点等工事,得到了士兵的一致好评。同时40火的反坦克性能也不弱,最初的反坦克破甲弹可以击穿T-54坦克正面以及侧面,后续在80年代开发的破甲弹可以击穿T-62坦克,并且也可以对T-72坦克造成一定的威胁。

按常理来说,一款武器服役了几十年,就该退役或者淘汰,新产品替代了。但是这个40火比较特殊,目前还有很多,在国际上,有曾经出口的和大量的仿制品还在使用。产量有上百万,巨大的储量和保有量以及易维护性,让它经久不衰。

但是有人又问,这家伙现代打坦克已经打不穿了,只能打坦克的薄弱部位和人员杀伤,为何还在使用,就是这家伙重量轻,方便携带,现在的反坦克火箭筒重达十几公斤,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操作,但是在野外作战,没有重火力支援时候,面对对方的堡垒工事,40火是最佳的选择。作为突击队的轻型支援火力,一个班可以携带4-6具40火,现在条件下仍然对人员,轻型装甲车辆进行打击,对主战坦克也有一定的伤害,比如发动机部位和履带。

再提一下40火的定位,40火的定位是步兵班组的火力支援武器,一个标准的步兵班组里至少要有两套40火发射器。如果当时与苏联真正爆发战争,为了应对苏联的装甲部队,一个班组里或许会有更多的40火。其次,除了40火以外,当年解放军并没有什么趁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唯一可靠的就是40火了。

为了未雨绸缪,并且强化提升解放军步兵单位的反坦克、攻坚能力,在那个年代就开始大批量制造40火。还有一点就是造价便宜,40火生产不超过20年,却生产出了几亿发弹药,直至今日还有部分40火在解放军二线中服役。不过已经转变成了训练用具,一线部队大多装备的都是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更重型的是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实际上,40火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在最近几年就有过厂家公布过为40火研制的新型弹药,甚至还有40火的改装套件,意图是库存的那些40火们重获新生。不过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使用新弹药的40火依旧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例如串联战斗部,在中东就曾经发生过利用RPG7和串联战斗部的搭配,成功击毁了一台M1坦克。并且即使不用串联战斗部,40火也可以打打步兵战车,让步兵攻坚什么的,所以没有必要全部退役。

这就要谈到我军受“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影响了,69式40毫米火箭筒(以下简称新40火)仿制于苏军的RPG-7,由于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造价,且当年我国深受苏联大规模入侵的威胁的背景之下,制造了69式40火以及弹药(新40火的各种弹药库存达7亿发)。

新40火以及弹药虽然外形和结构仿制于RPG-7,但是弹药的装药却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性能新型炸药——8701型炸药。使用新型炸药做为装药的40火箭弹对均质钢装甲的穿甲能力提高到180mm,足以击穿T-62主站坦克装甲。该型炸药威力大,稳定性好,宜长期储存。

制造成本上的优势也比较突出,新40火发射筒造价为270元/具,弹药均价300/发。为抵御苏军的钢铁洪流,我国制造了大量反坦克武器,包括新40火。苏联解体以后威胁解除,我国通过外贸和援助的形式来消化这些大量库存的40火。

现在中东地区各个武装力量手中装备的RPG有90%都是我国生产的69式40火;我军战士手中也还有40火的身影出现,这这种现象并不代表新40火有多收战士喜爱,相反的是我军已经开始抵触装备40火了。

通常一个步兵班配置9个战士,两个机枪手、两个40火箭筒手(射手和弹药手)、一个精准射手(85狙或88狙)、四个步枪手。光40火就占据的两个人的编制。放眼我国军队现代建设,这类占据太多编制的武器已经不适合继续装备部队了。

我军将逐步淘汰新40火,取而代之的是“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这种新型火箭筒射程远(800米),威力大(可发射云爆弹),重量轻(非金属复合材料全重3.7kg),最重要的是一次性使用打完就扔,不占编制,步兵班组里每人可以携带一套。

69式40火箭筒,在部队简称“40火”,它是1963年作为中苏关系破裂前的最后一批前往苏联学习炮兵工程的学员,时为炮兵大尉的曹刚川从苏联带回来的苏军最新装备的RPG-7火箭筒的图纸,在此基础上我国仿制、改进出一款全新的40毫米火箭筒——69式火箭筒,主要列装到步兵班。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扛着“40火”训练,也打过多次实弹,所以,谈这个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

首先说一说40火的使用情况。

上大学的时候,40火是一个训练科目,一个主射手、一个副射手,两个人相互配合,主射手背着40火箭筒的发射筒和瞄准镜,副射手背着三个弹筒,里面装三枚火箭弹。

训练结束就要实弹考核,从网上搜到一组实弹射击的图片,借这几组图给大家解释一下。

主射手和副射手跑步到位,实战情况下,主射手应该背着发射筒,这个图片上应该是发射筒已经放到位了,副射手后背的弹筒里面背了三枚火箭弹。

到位后,主射手安装瞄准具,副射手装弹。

说明一下,主射手的身体要和瞄准具成一定角度,不然的话,喷出来的火焰会把衣服烧着。副射手把弹头和弹体旋转结合起来后,放入弹筒,卡入卡槽,辐射手在主射手后方卧倒。

主射手进行瞄准

火箭弹发射,大家可以看到,喷出很长的烟雾,如果天色较暗的情况下,能看到很长的火焰,火箭筒和主射手有一个很明显的夹角,听老师说,有的人由于紧张,发射时移动身体,导致火箭筒和身体成一线,后背烧的光光的,露着腚。

另外一个方位看一下,出膛瞬间,声音特别响而脆,耳朵嗡嗡的,很刺激的哟!

接着说说40火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依然没有淘汰

我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性能过硬。它的主要作用是攻击坦克、轻型工事、火力点,在珍宝岛战役中,攻击对方坦克作用不大,经过研究,主要问题在弹体上,经过军工部门的改进,很快就将敌人的坦克打掉了,这是当时攻击坦克的主要武器。40火在索马里民兵手里还能打飞机,电影《黑鹰坠落》中被打掉的黑鹰直升机就是40火利用它悬停的时机,抓住机会击中尾翼而落地的,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呀,估计当年苏联发明这个东西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还能把直升机打下来。40火对付轻型的工事和火力点都非常有效,所以,我军几乎所有的步兵班都配备的有。

二是简单易操作,维护也很方便。苏联生产的武器就是简单粗暴,40火结构非常简单,在部队很多战士都喜欢维护40火,因为只要简单擦拭一下就可以了。操作也非常简单,非常适合早期我军士兵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战士很快就能掌握,并形成战斗力,卧倒、装上瞄准具、摆好姿势、装好弹、瞄准,就可以发射了,而且快打快走,整体也比较轻,非常受士兵的欢迎。

三是不断升级换代,提高性能。随着军事准备的发展,40火的性能逐步不适应了,但是我军一直对40火进行升级,“69火”、“80火”、“93火”,又向更大口径的“120火”迈进,后来出现的重型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也是借鉴40火的原理。配备的弹种花样翻新,有破甲、爆破、云爆、照明等,瞄准具还具备了夜视能力,可以在无星光的情况下瞄准300米外的目标。虽然打击现代坦克作用不大了,但是打击敌人的火力点、土质木质工事,还是绰绰有余,扎你个窟窿,掀你个筋斗一点问题都没有。

四是真便宜,当时造的也太多了。40火发射筒每具造价270元人民币,弹药每枚300元人民币,对动辄上百万的导弹来说,简直是白菜价。当时共生产了数百万具,除了我军装备外,还出口到阿富汗、柬埔寨、伊朗、缅甸、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国,尤其是中东一些国家也购买和仿制了很多,简直是“全球游击队的必备神器”,仓库里这么多,不用也是浪费,也要消耗很多的维护费,所以,一些担负任务不是特别重要的部队,依然配备40火,而一些一线作战部队,已经升级换代为120单兵火箭或者是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了。

40火是一个时代的烙印,虽然算不得多么先进却是中国军人面对强敌时顽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精神的见证,也是那个全民备战年代的特殊回忆。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相信看了这张照片后大部分军迷都知道它的历史背景,珍宝岛反击战中我军战士使用的是56–1型40毫米火箭筒(也称:老40火),仿制的是苏制RPG–2,由于它采用火药燃烧气体推进射程只有160米,而且火箭弹发射出60米之后精度严重下降,更要命的是它不要说击穿苏军T–62坦克的炮塔装甲、前装甲,就是侧面80毫米厚的装甲都有些困难,只能打击炮塔和车体之间的座圈位置...这样的反装甲能力对我军班排战斗小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没有有效的反装甲武器怎么抗击北方的4000多辆坦克和步战车组成的突击集群?为了提高边境沿线我军的反装甲能力,我国在1969年开始研制新一代的单兵反装甲单兵火箭筒,根据研制时间将它定名为“69式反坦克火箭筒”。69式火箭筒(新40火)可以认为是RPG–7的我国制造版本,可能是我国从国外获取的实物经过测绘后,加以改进而成的,“69四零火”与上一代“56–1四零火”相比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第一个就是安装了火箭发动机,使射程提高了三倍达到了500米,并且火箭发射出300米后精度仍然较高,这对于发射手来说提高了自身的安全,因为坦克虽然有很多观察器材,但仍然受视野狭小的影响不可能“眼观六路”,发射手距离坦克越远就越隐蔽,越不容易被发现!突矢冷箭击穿坦克侧甲,击毁坦克的概率就会越高。“69式四零火”所发射的火箭弹有七八种之多,主要弹种就是破甲弹,破甲弹是采用了弹头空心装药和药型金属片罩,当火箭弹撞击到目标后引信击发炸药,再将金属片形成定向的“狭窄金属射流”,以10000米/秒的高速打在坦克的装甲上,起到类似高压水枪打在烂泥的效果。“40火”的破甲弹当中最主要的部件,就是这个金属药性罩,通常是用黄铜合金片锻打而成。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破甲弹的破甲深度,“40火”使用普通破甲弹的破甲深度是120毫米60°倾角装甲厚度,击穿现役主战坦克的侧甲和发动机舱装甲不成问题!RPG–7“40火”的破甲弹,我军69–1“40火”与它性能一样。69式40毫米火箭筒还配备了爆破用的榴弹,弹头内炸药量1.5公斤,完全可以炸毁一般土木碉堡。珍宝岛反击战被我军反坦克地雷炸毁的苏军545号T–62型坦克。军事博物馆里的545号展品。

69式40毫米火箭筒研制成功之后,我军连排分队算是有了一件合格的反装甲武器,受当时紧张局势的影响“69式四零火”被大量生产,据说发射器有几百万具、各型火箭弹生产量也超过了5000万枚之多!

看着这大批量生产的“40火”是不是有一种冲动?yes!这就是RPG!

69式40毫米火箭筒没有对抗过成群而来的T–62坦克,但是它却出现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当时我军战前给每个连配发了8具以上“69式四零火”与“82无”配合,在打击越军土木工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反击战当中我军火箭筒手创造10枚火箭弹击毁越军9个工事火力点的纪录,超过了教材范例。RPG–7和“69式四零火”是所谓的游击战“三大神器”,在中东热点地区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并且美军对它非常头疼!不但轻而易举的消灭悍马车,就连“黑鹰直升机”也中招了,美军在索马里就有两架“黑鹰”被连续击落。虽然说有较大的意外成分在里头,但是直升机悬停被它击落的可能性太大了!“黑鹰直升机”都被击落了,悍马车更是“小菜一碟”!

69式40毫米火箭筒到现在整整有50年了,至今仍然在我军一些部队当中服役,武器装备没到爆发阶段就要继续服役下去,而我国大量库存的各型40毫米火箭弹也被外国军队看中了,随即也大量出口,即出口创汇又能减少库存积压一举两得。由于从越南战争开始的历次美国对外战争中,RPG–7和69式火箭筒就给美军造成了巨大伤害,美军对这种看似简单的武器即爱又恨,在发现它的“妙用之后”也仿制出类似的武器,美军仿制的武器当然是“高大上”,不但使用的轻合金和复合材料,皮卡提尼导轨、高档光学瞄准器材“一个都不能少”,新研制出来的“40火”配备新弹种后发射距离达到了800米,新火箭发动机型达到了2000米的惊人距离,精准度也显著提升,也使得RPG焕发了青春。

总之,RPG类火箭筒还在目前的热点地区发挥作用,我军69式火箭筒库存量大,今后十年内也不会完全退役,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根据需要会研制出比69–1火箭筒更先进的反装甲/反工事火箭筒。

借用兔子的话说“便宜、皮实、方便”,40火一直被视为“步兵之矛”,足以见它在军中的作用。虽然69式40火依然在我军中服役,怎奈岁月不饶人,这款“神器”也开始逐渐退出现役啦。

早在69式40火之前我国还仿制了其他不同型号的火箭筒,比如最早的51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它就是仿制美国的M20“超级巴组卡”火箭筒,后来的56式40毫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堪称第一代40火)则是仿制的RPG-2火箭筒。相比较51式火箭筒来说,56式拥有更多的优点,它的战斗全重仅为2.75千克,比51式轻了近5倍。虽然56式的口径变小,但是它的破甲威力要比51式大,然而它的攻击距离较近,仅为100米,比51式少50米。

曾经大批量产的56式40毫米火箭筒,可以看到那时的瞄具以机械方式为主。

从56式的射程就可以看出来这属于一项重大缺陷,100米的射程过近,这意味着当时所有的突击步枪几乎都可以覆盖这个距离,也就是说射手要在敌人普通步兵的火力范围内行动,对于生存率来说大大降低。虽然后来改进出了56-1型号,射程和穿甲威力提高,但都极为有限,并且火箭弹发射药采用黑火药成分大,很容易受潮,更重要的是其穿甲深度已经开始无法击穿当时各军事强国的新式主战坦克,所以接下来便催生出了69式40毫米火箭筒。

这里插播一下小常识,大家不要将发射器口径和火箭弹口径搞混,我们所说的40毫米指的是火箭筒口径。

最早在1963年的时候,军工科研人员就开始仿制PRG-7火箭筒,也就是后来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因为它最终在1969年定型,所有才叫69式。接下来后续的69-1/2/3型以及各种升级改装型号应运而生,绵延至今,目前仍有许多部队仍然装备这种火箭筒以及它的新型号。69式被研制出来后理论上它的威力就足以威胁当时世界上的第二代主战坦克,例如T-62、M60等,而且由于69式开始装配光学瞄准镜以及境内照明装置这让它的精度大大提高,并具有一定的夜间作战能力。

69式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弹药开始多样化,除了反装甲弹外开始配发对付软目标的杀伤弹。

后来随着世界主战坦克和装甲的升级,69式的升级也再持续不断,69-3型足以对第三代主战坦克产生威胁。然而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以及现代战争的态势变化,这种单兵用的火箭筒早已不再是为了对付坦克这一初衷,它较长的尺寸外形也开始不适用现在战场,所以不可避免的要逐渐退出现役。现在对付主战坦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战斗机、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而不再是靠着陆军迂回游击扛着火箭筒去“炸坦克、拔碉堡”,也早已不再是那个靠人海战术就能取胜的年代。再往远说一点,现代战争拼的是海空力量,没了海空优势,就是每人开着一辆坦克都白搭。

现在反坦克还得靠这个,至于RPG一类的火箭筒早已沦为游击神器。

现在的反坦克导弹射程大约都在3000米以上,而且精度高,而RPG一类的火箭筒要命中300米以外的移动目标基本就需要信仰加持,否则就只能当买彩票了,爱中不中。所以现在班排中携带的单兵火箭筒主要还是为了对付敌人步兵,但是它们又有一定的反装甲能力,可以在相对较近的距离内威胁敌方装甲车辆。

未来就是要既轻便杀伤力又大的武器

我是军武奇兵,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69式40火箭筒的来历,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是在苏制RPG~火箭筒的基础我国军工人员摸索出来的仿制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国当时从苏制引进的是RPG~2型40火箭筒,并制造出了56式40火箭筒并列装部队。1969年“珍宝岛事件”在对抗苏联T62坦克时无法击穿其装甲。这件事催生了加快“新40火”的研制步伐。其实“新40火”从1963年就开始了研制,并非是苏联专让的技术,而是我国军工人员在苏联学习考察RPG~2火箭筒(仿制品为56式)时“顺”了一张RPG~7火箭筒的图纸,56式入役后,于63年就开始摸索研究,直到1970年才研制成功。定名为69式40毫米火箭筒。在部队中的习惯性称呼是“40火”。主要弹种是配用85毫米超口径空心装药(定向集能装药)破甲弹,曾广泛装备我军各陆战军兵种,也曾参加实战检验。69式40火箭筒和我军装备的无后座力炮曾是我军攻击坦克装甲目标的主要武器,也是唯一的专用反坦克装甲车辆的武器装备。因此,装备及储备数量非常庞大。除我国军队列装外,还大量出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我国的“69式40火”于80年代初停止生产。目标在中东,非洲一些热点地区“40火”依然火得很。69式40火箭筒的基本性能,69式40火箭筒的初速,120米/秒,出筒口10~14米左右时,位于弹头后锥体处有四个小型火箭发动机喷嘴,利用喷出的火药气体加速到295米/秒左右。四个有斜面的尾弹翼使火箭弹旋转赋予火箭弹的飞行稳定。理论距离是300米。实战中很难做到在这个距离对目标的精准打击,这主要是火箭弹飞行中受风的影响很大。“40火”虽然早就停产,但储备量非常大,特别是它用的弹弹,而且不断改进。以前的破甲弹打坦克可以,打人不行,能把你扎个窟窿,打你身边把你掀个筋斗。于是研制出了即打坦克又能炸人的高爆榴弹,和专门炸人的高爆榴弹,具有15米以上的杀伤半径。“40火的瞄准镜”更新几次,具备夜战能力,其最新型能在无星光的情况下瞄准300多米处的目标。目前“40火”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对抗需要,我军开始装备更新型的大口径新型单兵反装甲火箭筒,其弹种也是全面多用途化。我国自从69式40火箭筒之后的研制道路一发不可收拾。继“40火”后是“62火”,又有了“69火”,之后是“80火”,随后就是“93火”。而且又向更大口径的“120火”迈进。随后登场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重型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这种“120火”主要是为了对付装备有先进装甲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射程可达1800米,破甲深达800毫米。弹种更是花样不断,破甲,爆破,云爆等等。因此,随着新型各种口径的火箭筒的入役,“40火”也到了退出我军装备的时候了,但“40火”的威风不会彻底的消失。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

69式40火箭筒是我军大量列装的一种廉价的单兵反装甲武器。其配备的超口径反装甲弹药虽然现在对付先进的主战坦克比较勉强,但是其拥有超过180毫米的破甲深度在对付现有大量的步战车及装甲车时还是依然有效。并且,除了反装甲弹药之外,69式40火还能发射高爆燃烧榴弹、反人员高爆燃烧榴弹、榴弹等多种大威力弹药。

实际上69式火箭筒本身虽然使用数十年,但是依然还有剩余价值,其结构简单,易于上手。在近些年中东的冲突中,依然是主力单兵装备。虽然对付坦克确实力不从心,但是在攻击装甲车,碉堡,工事时还是很在行。再加上新型弹药的出现,更是让40火箭筒威力大增。在使用新型串联战斗部时破甲能力更是得到成倍的提升。比如俄制的RPG-7V2配备的新型串联战斗部能贯彻500毫米的装甲,二代及二代半没有附加防护的坦克基本被打中就凉。

并且在珠海航展上我国军工还展示了69火箭筒的新弹药,甚至还有折叠式的新型69式改型火箭筒。也就是说只要弹药威力跟得上发射筒寿命还有剩余,69式火箭筒确实没有必须马上淘汰的必要,就算任务中不用,但平时用来训练火箭筒手还是可以的。不过69式火箭筒在使用中有占编制的问题。就是在战斗班中必须有专门2人战斗小组的携带和发射,而现在我军更多已经开始列装一次性不占编制的新型火箭筒或是更大口径更大威力的120毫米火箭筒。但是老旧的69式火箭筒依然没有全部退役,继续发挥余热。只不过生产工作早80年代就已经停产了,目前也在逐步退役到寿命火箭筒,只不过全部彻底退役还需要时间(库存量大)。

69式40毫米火箭筒其实就是军迷朋友们口中常说的“游击神奇-40火”,其目前不仅在我军现役、预备役以及民兵部队中仍有少量装备外,还在世界上一些冲突热点地区占据着步兵作战的主力位置。

那么,服役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的40火为什么能成为一款经久不衰的武器?其备受亲睐的原因是什么呢?

客观而言,40火并非是我们自主研发,而是以苏联的RPG-7为基础仿制而来;关于GPG-7相关技术的获取还有一则有趣的往事:彼时,正值我们同苏联的关系骤转直下,一切军事援助也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在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还有一批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其中一名曹姓学生在归国时就“顺手牵羊”了一些武器资料,其中就有RPG-7的技术图纸;别看这只是一款步兵武器,但对当时军备匮乏的我们无异于雪中送炭。

但有图纸也并不代表研发工作能一蹴而就,实际仿制时还是遇到了诸多问题;不过,当年在东北部地区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事大大刺激了研发进程。就这样,在内外交困的前提下,40火正式问世。

要说40火经久不衰且广泛流传的原因,主要就是四个字:物美价廉!它可以使用包括反坦克、反人员在内的多款榴弹、燃烧弹以及照明弹;如此宽泛的弹药装填,大大降低了作战限制。

在技术性能方面,40火的最大射程为300米,垂直破甲厚度达到了380毫米,如果是六十五度倾斜角,根据装填弹药的不同破甲厚度也不同,但最深也要180毫米。除此以外,40火的重量只有11斤左右,十分有利于携带人员战场机动。

目前,除了我们还有少量服役外,使用40火最多的就是阿富汗、伊拉克等中东地区武装或者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武装,因为对于他们来说,40火不仅可以满足枪弹的火力要求,而且价格低廉。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1969年爆发的中苏珍宝岛冲突大大刺激了我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当时解放军使用的59式40毫米火箭弹(老40火)不仅在近距离无法击穿苏联T62坦克,甚至还会发生跳弹,打在坦克装甲上直接就被弹开了。老40火暴露出射程短、威力差的致命弱点,在之后举行的反坦克武器大会战中,以RPG7为技术基础的69式10火(新40火)被研制出来,新40火的射程延伸到300米,垂直破甲深度达到约350毫米,性能指标有了质的飞跃,足以对当时苏联的T55和T62坦克形成威胁,因此之后被大量生产,广泛列装,成为一代传奇。

时至今日,在一些二线陆炮兵部队、武警部队、民兵部队中,40火仍然是制式武器,而在国外一些游击队和反政府武装手里,40火以及各种RPG仿制型也和107毫米火箭炮、AK47一起被称作了世界三大游击战神器,影响及其深远。作为一款服役已经半个世纪的老兵,如今仍然在战场上承担重要责任,69式40毫米火箭炮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新40火虽然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基本停产,但是相对应的弹药改进却一直在持续当中,从未停止。新40火刚开始采用的破甲弹垂直穿深350毫米,65度倾斜破穿只有120毫米,后来研发的69—1式超口径破甲弹将65°倾斜破穿提高到约150毫米,垂直穿深则达到约400毫米,足以正面击穿62式主战坦克。随着苏联大规模列装T72坦克,我国进一步改进出了69—2型新式超口径穿甲弹,这次改进将垂直破穿提高到约500毫米的水准,65°穿深则达到180毫米,可以对T72坦克形成足够的威胁。在对付一二代坦克和猴版三代坦克时,40火仍旧具备较强杀伤力,这也是反政府武装分子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除了穿甲弹之外,40火还可以搭配使用高爆弹、钢珠人员杀伤弹、云爆弹、燃烧弹,在攻坚作战中用来摧毁简易工事和火力点最好不过了。此外69-1式40火还配装了通用瞄准镜,可以实现瞄准和测距同步进行,并且还能够进行风偏修正,即便是一个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操作手,也能够在100米距离内达到75%左右的命中率。功能多样的弹药加上高命中度,焉能不红?69式40火在对越自卫和之后的两山轮战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器,曾经有战士连续发射10枚火箭弹,摧毁了越军7个工事,最后荣记一等功!

除此之外,40火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便宜!40火筒具价格不到1000元,单发火箭弹的价格不到300元,对比动辄上万元的单兵反坦克导弹,性价比极高。由于低廉的价格,40火箭弹的生产数量达到亿级,直到现在仍然拥有巨大的库存,这也成为40火至今仍然没有退役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不管怎么说,40火毕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面对不断进步的各种三代改坦克和各种完善的钢筋混凝土工事,40火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如今这种老式武器在我国主力部队中已经难寻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口径更大的11式93毫米等新型单兵火箭筒和红箭12单兵反坦克导弹。这两种武器无论是杀伤力、穿甲能力都超出40火太多,40火终究要被淘汰。

我国生产的69式40毫米火箭筒是一种步兵连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该武器是在原苏联RPG-7型火箭筒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于1969年完成设计定型,1972年首次露面。主要用于摧毁各种装甲目标或钢筋水泥工事。.

RPG-7火箭筒是苏联5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1962年11月7日莫斯科阅兵式上首次露面的制式反坦克武器。RPG-7是RPG-2火箭筒的替代武器,并于1966年全部换装完毕。自从面世以来,在几次战争中表现非凡,深受部队欢迎,曾装备过苏联、我国、东欧、非洲、亚洲、阿拉伯不少国家的军队。

69式40毫米火箭筒是在苏联RPG-7型火箭筒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成。其改进之处是身管加重,增加了可折叠的两脚架,身管上提把,隔热更好。

69式40毫米火箭筒是一种滑膛、前装、增程式无后坐力炮,能发射1型反坦克破甲弹、II型反坦克破甲弹、空炸钢珠弹、杀伤/破甲弹、燃烧/杀伤弹、照明弹、69型破甲弹等9种超口径火箭增程弹。

该火箭筒1970年设计定型,全面换装之前的56式火箭筒,深受部队欢迎。在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复杂地形中摧毁碉堡、坑道、掩体起了很好的作用。从70年代到80年代,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北疆装备到班,南国装备到连。80年代末由89式火箭筒取代。

该武器系统由发射筒、火箭弹及光学瞄准镜三部分组成。发射筒是由筒身、两脚架、击发机构和机械瞄具组成。火箭筒筒径40毫米,全长0.91米,筒重5.6公斤(不带瞄准镜),射程300米(活动目标)和500米(固定目标) ,配用瞄具白光和红外瞄准镜。火箭弹破甲威力最大为180毫米/65度

内装的事情我们不谈,但退役型号可以聊聊。69式出现的背景是第一代仿制单兵便携式火箭筒56式无法有效对抗美苏的二代主战坦克,恰好苏联人搞了经典的RPG-7,所以我们就照葫芦画瓢搞逆向工程。

RPG-7与RPG-2相似,采用的也是超口径设计,因此弹药的威力可以根据需要逐渐提升,虽然有个上限,但现在RPG-7比较先进的弹药,例如串列战斗部的PG-7VR弹重4.5千克,105毫米弹径能够击穿7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1999年俄罗斯人还拿出了OG-7V型杀爆弹,引爆后可以产生1000个左右的有效破片,覆盖约150平方米的范围,射程在350米,用采用新型瞄具的RPG-7V2号称射程能够到700米。这样的威力对于步兵而言,也差不多够用了。

我们在69式上面也做过不少改进,涉及发射筒、弹药和瞄具都有。前些年外贸版的超级69式采用折叠设计的轻质发射筒,大大方便了携行。另外当年为了在丛林环境杀伤人员搞得战斗部,俄罗斯人也眼红,后来OG-7V受到相关战斗部的很大影响。

关健是这款武器有好些种用法,如打雕堡,打坦克,打装甲车,汽车。在百米是唯一的直谢武器,重量轻,此其它直谢武器轻了很多,在部队行军,打仗,卧倒,冲锋做各种战术动作影响不大。一个连有十具这样的装备,而且弹药连队每人都能携带。攻防一个高地近距离火力能持续到最后阶级。持续这么多年足以说明这款装备是适合当前中国军队实际情况的。这款武器是很好的装备,威力大,便宜,操作极其简单,在近距离战斗中是非常有作用的。减少连队伤亡火力增加连队攻防是最好的依靠。实践证明这款武器必将在陆军武器战斗序列中是一颗永不老的长青树。

一堆回答,没一个切中要害的,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来告诉你,为什么,第一,40火我军多年前已经全部退役,因为40火最初的目的就是对付坦克的,可是随着现代冶金水平和各种复合装甲的科技日趋发达,传统的40火对付坦克,已经没有威胁了,早在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时,我军就已经发现,我军的40火对苏军t62,根本无法实施有效打击,所以我军40火早就退役了,第二,现在军中的40火是后来重新装备的,因为现在的步战车越来越多,相比于主战坦克等动则五六十吨的战斗重量和变态的防御装甲,步战车就好打的多,相比于120火,40火对付步战车已经足够了,而120火固然同样可以同时有效对付坦克和步战车,但是我军步兵部队现在的反装甲能力和方法多种多样,不再是当年仅仅依靠步兵的随身轻武器去反坦克,步兵随身的40火对付紧急情况下的敌方步战车甚至轻型坦克,已经足够了,这种情况下,从成本,战斗人员随身携带的战斗重量等当年比较,早已退役的40火是性价比最高的,第三,不要和我说什么大规模坦克冲锋,坦克师会战那种话,那是二战时的战争模式,早已经不是现代军队所考虑的问题了,现代战争模式决定了现代军队的编制体制改革的必然,坦克师的编制还有,但是它已经不是单纯的坦克部队了,就像美军的骑兵第一师,虽然还是骑兵的番号,但是早在二战时那就是一支机械化部队了,第四,现代战争中部队的特点是部队编制小型、合成化,指挥通信信息、数字化,战场立体、透明化,武器装备自行、智能化,弹药高效、致命化,打击精确,毁灭化,战场环境也不再是某一个兵种,一种兵器,甚至不是一个军种单独能执行的任务,最后,我想奉劝现在的一些军事发烧友们,爱国防,不是空谈,多听多学,别在网上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觉得自己懂了,参军前我也同样自命不凡,穿上军装我才知道,空谈误国,网上的东西,大部分不可信,另外,注意有些东西不能说,间谍无处不在,爱国的同时,别泄密,害了国家害了自己,以上为个人观点,说的不好,高中毕业,水平有限,不喜勿喷

关于69式没有被完全淘汰的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弹药库存太多,也可能是用的太顺手了,部队反对全盘退役。但是我很庆幸它没有被完全淘汰。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打仗的时候,一个装甲步兵班靠PF98式那区区两发弹药(一发破甲,一发高爆)能干个啥?你要说是2枚反坦克导弹也行,关键这是俩无制导弹药,容错率也太低了点吧?即便是营属的火力排,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也不过只有6具火箭筒和30发备弹,也就是全营就这么多。

69式火箭筒曾一度是我军步兵反坦克火力的中坚

一个装甲步兵班一具PF98,副射手背弹药就要徒手

这主要还是因为PF98过于笨重了,光一个筒子10kg,两发弹药重量达17.5kg,导致副射手背了弹药就不能拿枪,而且很多时候没办法跟得上队伍。其实PF98直接替代对象是82式无后坐力炮,这倒说得通,毕竟轻了不少,而且能下到装甲步兵班;但是直接连普通步兵班组的69式火箭筒一起取代了就不合理了。原因就是前面说过的PF98过于笨重,所以携带弹药量少,69式威力虽然不如PF98,但是射手副射手可以带6发,射击机会差出2倍;而且PF98的装弹瞄准过于反人类,居然是先瞄准后装填,需要2人操作,射手全程要保持跪姿,相当于是露出半个身子给人打,而且这种先瞄后装的方式打移动目标时简直是一言难尽。

PF98本来是要取代82无后坐力炮,但是既要取代无后坐力炮又要取代69火箭筒,这就有点不合理了

而69式火箭筒装填迅速,可以卧姿射击,一个人就能操作。所以尽管PF98有效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69式火箭筒。

虽然是占编制的火箭筒,但是69式本身够轻便,可以携带的弹药量更多

而且对于一些特殊单位,比如空降部队来讲,一切装备都要从轻,69式火箭筒也明显比PF98式更适合。实际上火箭筒到了今天反坦克的意义已经不是太大。即便是PF98这种120mm的重型火箭筒,静破甲厚度也就800mm,要击穿主战坦克正面也并非易事;更多的是拿来打碉堡,当重火力用,而PF98拿来打碉堡和装甲车,步兵战车又有点威力过剩了。69式火箭筒虽然打不了主战坦克了,但是打打装甲车没什么问题。直到今天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国家和东欧国家依然在配置RPG-7,不仅仅是没钱换新东西的事。

直到今天RPG-7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仍在作为制式武器使用

所以今天我们的步兵反装甲、反工事武器其实是比较落后的。真正的办法是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替代火力排的PF98火箭筒,用另一种比PF98更轻便,更易操作的火箭筒替代69式的地位。虽然目前已经有更轻且不占编制的PF89式80mm火箭筒了,但是这个东西射程只有200m,还不如40火的有效射程。所以我军目前急需一种AT4火箭筒,或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一样的东西来换装PF98和69式。

PF89这种不占编制的火箭筒是个很不错的思路,但是射程太近,仍然需要改进

不比不知道,毛主席时代的产品,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样的产品,无人超越。半自动步枪里,再也找不到五六式那么好的了!

当时准备同苏联打大仗,所以生产了大批的木柄手榴弹、火箭筒,到现在呢,扔了可惜,也扔不起。毕竟这些东西仍能用,尤其是火箭筒,打普通战车还是很跃用的,所以现在步兵班仍装备

40火箭弹得上亿发计算了,那个全国大练兵时代,还有北方防御苏修坦克潮水南下的准备,,,造成火箭弹堆积如山,训练中打光它也10_20年了吧,不用也是慢慢腐烂失效,销毁它也得消费的,淘汰不起啊 图示……辣妹扑克 海盗旗本人军迷手绘 背AT7混血儿轻型近距反坦克导弹状态,

七十年代全军上下苦练打坦克时为了更好的让训练接近时战并检验训练效果,接受了四零火箭筒发射弹头及发射药管革新项目制作,采用的是水泥石膏弹头,其外形和重量均与实弹一致,并且可以照着坦克车体进行实弹射击,命中后可在车体弹着点处留下石膏痕迹。

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便宜,哦不对是不要钱。因为以前就已经买了,弹药也多接着用没啥问题。如果你说性能的话,这玩意重量和PF98 120火一样重和120火一样占编制(非一次性需要火箭筒手和弹药手两人携带),但威力却还不如PF89A一次性火箭弹大(40火静破甲只有200到300)PF89破甲深度400以上,而且现在PF89也开始淘汰了但新的FP11还在保密之中但性能肯定比PF89强,而且人家还不占编制一次性的士兵想拿多少拿多少,如果和120火比弹药的种类,杀伤力、破甲深度、精确度(PF98可是有火控的)那都要被秒的连渣都不剩。反正我是想不出这东西除了节约钱还能有什么用了。

PF89

PF97

PF11

PF98

当然我军实际上没多少40火了,出了有些二三线部队有时候还把包桨厚实的40火拿出来亮一亮基本上现在我军中很少见这玩意了。实际上现在的我军之中连PF89都少见了,主要步兵班级支援武器都是PF98、PF97、PF11这一类了

四零火装备到步兵班,作用很好,携带方便,机动性好,打炸敌坦克土木工事效果很好。

威力大,故障少,便携,是轻武器的最大优势。这样的武器,寿命很长。

火箭筒其实就是个火箭弹的定向器而已!瞄准器具的改进和弹药的改进升级,几乎和筒身毫无关系,有如此物美价廉的器具何必瞎折腾?半世纪前在步兵连火器排玩过步兵"重火器"!

大概3到4年前69式/69-1式/69-2式 40火已经从野战军全型号退役。目前部队仍有列装的主要是用于训练,库存弹太多。

要说有什么过人之处,其实也就“便宜、简单、够用”这几点吧。

40火箭筒单兵武器威力大,轻便易操作,比82无后坐反坦单兵操作灵便。

便宜又够用,除了主战坦克,其它车辆基本上抵挡不了40火一击!而且该武器弹药多样,可以胜任多种任务。但一次性火箭筒是发展方向,89式80mm火箭筒正在取代69式火箭筒。

"兵器知识谱"只是个混混。当年我军在远重火、空海军方面是落后,但何曾患"恐惧症"?有此症何谈"应战"?更何谈打赢?

在当年,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都只是有概念无设计更无试验且当时的主战坦克--中型坦克的炮塔正面主甲厚最大仅220毫米,侧甲只百余毫米,同时当时的坦克均无榴霰弹、烟幕弹发射器且无现代观瞄设备,炮管也无抽烟装置的情况下,步兵反坦克武器仅为无后座力炮和火箭筒、炸药包、爆破筒、手雷的情形下,做为步兵反坦克"先进兵器”而大量生产配备反坦克火箭筒是各国共识。另一当时步兵反坦克武器为无后座力炮,生产量不及它大,因其固有缺点被更早淘汰,不述。

我国在火箭筒生产配备上未落人后,40火做到了当时最优,量甚大。现在40火因作战对像的发展而老了,所以早已停产且在主战部队撤编,但仍用于二线步兵实弹训练及出口。它仍是军费紧张国家的最爱之一和游击利器。但无论怎样,火箭筒这一兵器未遭淘汰,有关各国都在根据对现代战争认识、予想而研制、创新、发展、生产。

40火箭筒打不了现代坦克了。为什么还在我军服役?原因是它的威力比步兵地雷、六零迫击炮、手榴弹、枪榴弹强好几辈,它在步兵班作战时,可以有效摧毁敌军重火力点,比如高机、重机枪、班用轻机枪、碉堡等火力点,还可以有效摧毁敌军障碍物。、装甲步战车、运兵车等等。特别是在巷战中的混泥土墙。40火箭筒配置人员两人,正射手和副射手,火箭筒不是重很方便携带,火简弹就要重多了,一般由副射手背火箭弹。发射时由副射手负责装填火箭弹,并由副射手取下弹头前面的保险栅,钮掉保险帽就可以发射了,非常方便又不复杂,威力具大。所以40火箭筒一直未从我军部队退出现役。

中国的69式火箭筒,是仿制苏联的RPG-7火箭筒,属于占编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反坦克火箭筒。通常使用破甲弹。也有个简称叫40火。

69式这种占编的火箭筒,通常是有2名射手,射手使用火箭筒,副射手背火箭弹同时携带步枪自卫,有的时候会多一个副射手,多背几发火箭弹。由于是可重复使用,所以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来携带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箭弹,上边的图是最常见的破甲弹,下边的图是不同类型的火箭弹了。不过下边的图应该是苏联的配套弹药。

原来兵器知识介绍过,69式火箭筒配用的弹药,光破甲弹就有3种,随着技术的进步,最早的1型破甲弹不能够击穿T72的侧装甲,到了后来的3型破甲弹可以击穿不带反应装甲的T-72主装甲。而且还有钢珠弹和烟雾弹,有没有温压弹就记不得了。可以说火箭筒就是一门炮,它可以根据技术的进步来不断的更换弹药,这样来保证自身的威力能够适应战场的需求,所以这种武器服役时间就会很长。这两个照片上的火箭弹明显不是一种,但是都适用40火箭筒发射。

不过现在40火的位置有点尴尬,在步兵班里,由于要占用2个人,这就减少了步兵班里边的步枪手的数量,而现在大量使用的一次性的火箭筒也是有各种战斗部,可以执行各种任务,而且不占编制。但是40火的射程又太近,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力显得火力不足,所以现在属于慢慢淘汰过程中。

中国方面在面对陈兵百万的时候,是全军都在研究打坦克,一个步兵班里边有2具40火,现在反坦克导弹的大量装列,使步兵的反坦克任务大大减轻了,但是当年的火箭筒可是太多了,所以一直用到了今天。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明确答案:性能够用、数量充足。

69式40火箭筒就是人们常说的“新40”,它是“老40”的升级版本,对付一般的装甲车辆、碉堡、工事、房屋是完全够用的,现代战场上军队需要面对的主要还是这些目标,只要搭配一些对付新型目标的装备就足以应对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为什么不用呢?

69式40火箭筒的库存量十分庞大,换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因为库存品的存放寿命已经不多,外销是不可能的事,只能选择销毁。

谢谢邀请:

一、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40火箭筒穿甲180mm的穿甲能力不足已凸现。但是,我国原有装备基数大,库存多,销毁费用大,需要长期运作,才能逐步减存。

二、现代武器装备中,新装备已经替代了40火箭筒的历史地位。

69式火箭筒在现在看来不算是什么先进武器了,他已经很落后了,虽然落后但是,架不住便宜、量大,在国际军火舞台上,他就像AK一样,是步兵最好的大威力武器。另外!就我们国情来说,当年为了抵御苏联的坦克洪流,我国曾经大量制造这种武器,当时的理念好像是全国人民人手一支,储备量是十分庞大的,打光、卖光这些老装备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廉价而且量大,对付坦克一发不行、那就两发、十发。

40火,会用的战士较多,一时半会还不会退役。

我当兵的时候曾经培训过三个月的69式40火箭筒。

40火箭筒最大的缺点是弹体太长,发射后靠尾部的螺旋桨控制方向,稍稍有点风,就是配上瞄准镜,打一百米以外的目标也很难。配上穿甲弹也打不穿坦克,打碉堡不如枪榴弹好使。

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成本低廉,打装甲运兵车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伟大的抗美援越战争期间岳军对中国提供的援助物资有四个万岁!四零火箭筒万岁!永久自行车万岁!五六式冲锋枪万岁!最后一个不记得了

造价便宜,库存量大,威力不错,方便携带

过人之处是便宜,省钱,还有大量火箭弹没有消耗,用完再说,其实解释半天就一个字“穷”。

四〇火是反坦克利器,在一百米内,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款坦克能够全面有效地防御四○打击。四○火不是由苏联将技术转让给我们。而是我们偷艺所得。五十年代初,我国向苏联派遣大量军事留学生到苏联军校学习,其中一名学员看到四○太强大了,想把技术带回国,可是苏军把控严密,留学生回国一张纸一个字都不能带去。于是他用两年时间将四○火全部技术参数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回国后再默写出来,我们应用他所提供的参数反复研究最终定型生产出四○火。这位留学生1988授中将军衔,后任国防部长。据说六零迫击炮也是他带回来。因此,目前只有俄乌中等少数国家能生产四○火,欧美国家也有单兵反坦克武器但性能与四○火差一大截。四○火,Ak47和107迫击炮是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游击队手中三大法宝。看过《黑鹰坠落》吗?美军游骑兵直升机也是用四○火击落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军被这些粗糙的武器打得丢盔弃甲。单兵武器未必需要太多高科技元素,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为重要。从目前来看四零火将在我军还得服役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家伙轻便、一个士兵还可携带六枚火箭弹。另外,这个家伙吃硬不吃软,两个轮船集装箱大小的岩石,如果命中中央,一弹就可以粉碎,想想水泥碉堡的后果如何,当我看到北方的磨盘大的石头数块能同时“飞”起来,行,你这家伙真TMD好用。

解放军的步兵班从来只有一挺轻机枪。现在用的一次性火箭筒是11式93毫米火箭筒。那个89式基本上就没怎么装备。

打坦克、打地堡,效果杠杠的。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69式40㎜火箭筒为何时至今日还在我军服役?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本文地址:http://fabu.55xw.net/show-42269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