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孩子家长怎么教育 观念应该有怎样的转变?

上初中的孩子家长怎么教育 观念应该有怎样的转变?

中学生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家长则是家庭教育里头的重要角色,下面淘学网小编就大家整理一下青上初中的孩子家长怎么教育,仅供参考。

了解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2、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3、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4、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5、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不要常重复

用道理教育孩子,讲了一两遍就打住,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父母对孩子缺乏信心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即使家长声称对孩子有信心,但实际行动中却充分表现出对孩子没有信心。因此,不能只在嘴上对孩子有信心,而要表现在行动上,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的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有了信任这个前提,孩子会乖乖听话,以此同时他还会产生这样一种心理:父母对我这么放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这样,父母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父母以身作则

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都出在家庭父母本身热爱学习。

形象感召法

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言出必果,强调目标导向,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成为孩子的榜样。当家长在告诉孩子少玩手机、电脑的时候,不如也放下自己手中用来娱乐的电子产品,给孩子一个模仿的对象。正如《孔丛子·居卫》中说:“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以上就是淘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上初中的孩子家长怎么教育。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上初中的孩子家长怎么教育 观念应该有怎样的转变?
本文地址:http://fabu.55xw.net/show-23456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